网站首页 今日要闻 基层动态 城市服务 两学一做 招商引资 国内新闻 文艺风情 旅游动态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编辑录入:最新更新】   

疫后复苏的关键之年一季度各地经济成绩如何

发表日期:2023-05-06 00:28   出处:未知    作者:最新更新

  開局關乎大局,在疫後復蘇的關鍵之年,一季度各地經濟成績如何,倍受外界重視。尤其是作為經濟龍頭的萬億城市,其具體體現,更有著引領區域開展的「風向標」意義。
  
  截至目前,包含24座萬億城市及2座奮力沖刺的「準萬億」城市在內,除泉州外,均已發布本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其間,從增速來看,深圳「狂飆」,以10%的名義增速領跑;西安「突進」,實際增速高達7.6%,暫居萬億城市榜首位。
  
  除此之外,鄭州、天津、成都、南京、常州、煙臺等增速也非常亮眼,均在5%以上。你追我趕之間,「萬億沙龍」頭部、腰部和尾部均有城市完成攻守易勢,比方,成都超姑蘇、寧波超天津、西安超濟南,競賽非常劇烈。
  
  具體來看,哪些城市成功晉級,又有哪些城市跌落?攻守戰背面,又出現哪些新的趨勢?
  
  深圳領跑,姑蘇低迷GDP前十陣營中,深圳體現最為亮眼。本年一季度,深圳GDP到達7772.19億元,同比增加6.5%,在十強城市中排名榜首。比較上一年同期,季度增量高達700億元,以10%的名義增速領跑萬億城市。
  
  從「三駕馬車」來看,深圳的體現均非常亮眼。本年一季度,其固定資產出資增速高達15%,其間工業出資增加33.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2357.99億元,增加11.8%;外貿方面,在進口負增加形勢下出口逆勢增加23.8%,最終支撐進出口總額增加7.4%。
  
  一季度,深圳工業動能尤為傑出,規劃以上轎車製造業增加值增加75.8%,專用設備製造業增加13.6%。特別是新動力轎車產值大幅增加127.6%,成為最大亮點,同期充電樁產值增加89.2%。
  
  此前,深圳明確提出,將進一步完善新動力轎車工業鏈,本年工業增加值將打破650億元。這也使得深圳本年有望在3萬億臺階上進一步打破。
  
  比較之下,相同是 「工業榜首城」的有力競賽者,姑蘇的經濟體現多少有些失意和低迷。
  
  圖片來歷:姑蘇發布(陳傑 攝)
  
  本年一季度,姑蘇GDP為5186.64億元,同比增加1.9%,相較上一年全年增速下滑0.2個百分點。進一步看細分數據,姑蘇二產下降0.7%,規上工業增加值下降2.7%,雙雙出現負增加。
  
  經濟增速的懸殊,形成經濟排位上的不同。深圳經濟「第三城」地位強化,而姑蘇「第六城」位置罕見失守,被死後的成都取代。
  
  「深圳比較姑蘇轉型步調是比較早的,目前的陣痛已經不顯著了。」華東師範大學城市開展研究院院長曾剛向城叔分析,近十年之前,深圳很多製造業就已經開始向東南亞以及像四川、湖南、廣西等地區外遷,這些年看起來沒有高歌猛進,但也通過工業結構調整為今日的穩定開展打下了根底。與之比較,姑蘇雖然也正在騰籠換鳥,推進工業轉型,「可是從結構調整來講至少比深圳晚了五年」。
  
  更為重要的是,作為一座高度外向型的城市,除了工業,姑蘇外貿也陷入負增加。本年一季度,姑蘇進出口下降15.4%,也成為連累GDP增加的重要原因。
  
  在曾剛看來,深圳的外貿結構中東南亞占比較高,而姑蘇則主要是歐美占比很大。雖然深圳也受到外部環境影響,但姑蘇面對的壓力顯著更大——揭露信息顯現,日本、德國、法國等在姑蘇出資比例都很高,「以前是貨物出口,現在生產能力都面對轉移」。國內一些民營企業也只能跟著走,「因為你訂單拿不到,或許只要到越南才幹去做」。
  
  從前十陣營來看,除姑蘇外,其他城市GDP增速比較上一年全年均有顯著上升,其間深圳、重慶、成都、杭州、南京均跑贏全國大盤(4.5%)。值得註意的是,雖然廣州GDP增速(1.8%)在十強城市中墊底,但仍以31億元的弱小優勢力壓重慶,全年能否奪回「第四城」的位置,成為一大懸念。
  
  鄭州回暖,西安晉位在萬億城市「腰部」,寧波、青島、無錫的「三國殺」歷來精彩。可是近年來,寧波「單飛」氣勢越發顯著,2022年寧波GDP獨居1.5萬億元階段。本年一季度,寧波GDP到達3801.8億元,增速4.5%。這也使其歷史性地逾越天津,成為新晉GDP十強城市「守門員」。
  
  2022年,青島、無錫、長沙組成新的「三國殺」——GDP別離為14920.75億元、14850.82億元、13966.11億元,兩兩之間最大間隔不過900余億元。本年一季度,三城GDP別離為3503.87億元、3391.79億元、3468.18億元,競賽態勢趨於劇烈。
  
  與此同時,另一座中部省會城市鄭州也正在逼近。本年一季度,鄭州GDP到達3384.86億元,以6%的增速暫居萬億城市第三位,僅次於西安和深圳。從經濟總量看,其與無錫的間隔不過6.9億元,比較上一年同期100億元左右大幅縮小,有望在全年跟青島、無錫和長沙同臺競技。
  
  作為穩增加的「壓艙石」,鄭州的工業經濟相同顯著回暖。一季度,鄭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到達8.4%,其間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工業戰略性新式工業增加值別離增加16.2%、15.5%。在拉動經濟增加的「三駕馬車」中,除進出口增速為負外,出資和消費均顯著上升。其間,固定資產出資同比增加7.8%,工業出資更大幅增加50.5%。
  
  與此同時,西安GDP在上一年逾越東莞、南通之後,再次完成晉級。一季度,西安憑仗7.6%的增速領跑萬億城市,GDP到達2834.11億元,一舉反超濟南,進擊氣勢微弱。
  
  西安比亞迪工廠 圖片來歷:新華社「上一年和本年年初,西安新動力轎車名列前茅,由此帶動了整個新式工業和傳統工業的協同開展。」西安朝華管理科學研究院院長單元莊告知城叔,近年來,西安在新動力轎車、電子信息等新式工業方面不斷打破,成為經濟增加的重要動力。
  
  也是在上一年,西安憑仗比亞迪等工業巨頭的微弱支撐,新動力轎車產值一舉逾越上海,成為名副其實的「新動力轎車榜首城」。
  
  這種趨勢在本年一季度持續得以延續,帶動西安規上工業增加值增加11.6%,較上年同期提高2.9個百分點。從產品來看,新動力轎車、3D打印設備、充電樁、集成電路圓片、太陽能電池、轎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產值別離增加62.8%、189.3%、74.4%、51.6%、48.8%、13.9%。
  
  在單元莊看來,西安具有新式科學技術和工業的歸納優勢,跨的範疇很多,從傳統動力、技術加工到新式航空航天、電子通訊等都有很好的根底。這也是在智能化工業革新浪潮中,西安能夠捉住新動力轎車等工業風口的重要原因。
  
  兩大「替補」,攜手沖刺在24城之後,誰能成為下一萬億城市?
  
  從上一年GDP數據來看,緊隨其後的常州、煙臺2022年GDP均已超過9500億元,間隔萬億沙龍只差「臨門一腳」,是最有期望首先晉級的城市。此外,唐山、徐州、大連、溫州等城市尚處於8000億元階段,2023年完成打破的或許性不大。
  
  圖片來歷:繁忙的煙臺港 圖片來歷:新華社常州和煙臺也都將2023年作為決勝之年,全力沖刺萬億。
  
  在本年1月28日舉行的「新春榜首會」上,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表示,本年常州將滿懷豪情跨進GDP萬億之城;煙臺市政府工作報告此前也明確,2023年要「爭取打破萬億元大關」。
  
  本年一季度,常州、煙臺GDP別離為2184.2億元、2246.18億元,增速別離到達5.7%、5.4%,均跑贏全國平均水平。
  
  近年來,常州和煙臺一直是一對明面上的對手,無論GDP規劃仍是城市排名,兩座城市都「如影隨形」。2021年,常州GDP正式超過煙臺,並將這一搶先優勢延續到2022年。
  
  不過,從季度數據看,煙臺上一年前三季度一直搶先常州,但全年最終未能完成反超。不過,二者GDP間隔從2021年的95億元左右縮小至2022年34億元左右,間隔並不顯著,誰能成為第25座萬億城市,尚未可知。
  
  新一輪科技革新和工業革新浪潮下,城市之間的競賽很大程度上是工業實力的競賽。
  
  此前,煙臺市市長鄭德雁強調,各級各部門要敏捷行動起來,掀起大抓項目熱潮,確保完成首季「開門好」,為邁入萬億級城市行列奠定堅實根底。
  
  反觀常州,則愈加聚集建設引領長三角、輻射全國、全球有影響力的新動力之都。根據常州市出臺的《關於加速新動力之都建設的實施定見》,到2025年,其新動力工業規劃、資本市場新動力常州板塊市值都要超萬億元;到2035年,工業規劃還要在2025年根底上再翻一番。這也將成為常州沖刺萬億城市,甚至打造長三角工業中軸的重要底氣。
  
  實際上,整理揭露信息可以發現,本年以來,從政府工作報告,到領導致辭等,「萬億之城」都是煙臺、常州的年度高頻詞,兩座城市難掩關於城市能級躍升的等待。
  
  本年2月,常州市互聯網信息中心「覓渡新語」撰文指出,GDP破萬億是城市能級提高的一大標誌。城市能級越高,城市帶給人的機會就會越多,開展空間就越大。「事實上,不論特定重大項意圖審批,仍是外來大項意圖出資,城市能級都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根據。」
  
  關於經濟大省江蘇、山東而言,常州是經濟第五城,煙臺是經濟第三城。不出意外,兩座城市大概率將在本年攜手邁過萬億大關。屆時,江蘇有望晉級全國萬億城市最多的省份,山東也將成為事實上的「三核」省份,進一步推進高質量開展蓄能聚勢。
  
  這不僅關乎城市能級,更顯現「城市擔任」。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社区停车难停车乱的交通秩序综合整治正式启动

打印本页

Copyright © 第2座城市新闻门户网 www.city2.com.cn 版权所有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