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管線是確保城市運轉的「生命線」。5月15日下午,舟山市舉行城市地下市政根底設施普查作業新聞發布會,會上介紹該市地下市政根底設施普查作業成效明顯,已完成6367千米管線及143.57萬平方米地下停車場、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設施的普查使命,普查範圍131.66平方千米。
近年來,跟著城市建造快速推進,地下過街通道、地下商場、地下管線、地下倉庫、人防工程等很多湧現,城市建造在向上延伸的一起,也向下求索。為了給地下空間的開發和管理供給精準的地理信息服務,2021年,舟山市啟動新一輪的城市地下市政根底設施普查作業,在上一輪管線普查的根底上,規範數據,摸清家底。
本次普查管線種類完全,包括給水、排水、燃氣、電力、通訊、工業、石油等7大類18小類,調查各類管線點48萬余個。數據權威性強,普查效果資料前後由61家權屬單位進行審閱,審閱修改次數達889次,終究效果數據經過第三方質檢組織和省測繪質量檢驗中心雙重質檢,質量優良。
那麽,普查效果數據詳細能做哪些應用呢?「效果數據將有力支撐城市規劃、工程建造等作業,尤其是將大大助推城市老舊地下市政根底設施更新改造。」舟山市資源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比方道路開挖工程建造的時候,能夠提前了解並詳細掌握改造範圍內的所有管線詳細方位、埋深,避免挖斷,重復開挖等狀況產生。此外,還能為管線各權屬單位建造智能化體系供給數據支撐,節省重復普查時間和資金,提高了作業效率。比方,煤氣公司想要建造智能化管理體系,需要了解全市煤氣管道的詳細分布方位、埋深、管徑巨細等數據,就能無償獲取數據,無需再花錢丈量。
據介紹,需要數據的單位能夠從浙江政務服務網查找「使用屬於國家秘密根底測繪效果批閱」事項在線處理。批閱時間為1個作業日內,審閱經往後能夠來市資源規劃局國土測繪與地理信息管理處領取數據並簽訂保密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