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冷巷,潔凈整潔;老舊小區,煥然一新;商鋪店面,整齊劃一……仲夏時節,散步於崇信縣城,斑馬線前的文明禮讓、誌願者的熱情服務、日子垃圾的分類入桶,處處散發著文明氣味。
滿城公園滿城花,一城山水半城香。近年來,崇信縣把文明城市創立作為推動高質量開展的「引領工程」、作為滿意公民美好日子神往的「美好工程」,堅持大局策劃、系統推動,以城帶鄉、全域共建,推動文明城市創立標準浸透落實到各行業、各範疇。
「曾經這條路路面不平坦,一到雨天,一踩一腳泥。現在好了,新換的滲水磚大氣美觀,不遠處還有椅子,逛累了可以休息。」說起縣城的變化,崇信縣濱河路社區居民王得強贊不絕口,已完成提高改造的崇信縣城聯合路以簇新的姿態迎接著每天穿梭於此的市民。
在聯合路上,人行道鋪設了滲水磚,綠色景象被重新設計優化,鐵藝柵門、花箱阻隔欄等造型精美,街區面貌煥然一新。
這,只是崇信縣施行城市更新舉動的一個縮影。城市建設與更新雙向發力、改造與處理同步推動,以點帶面,全域推動,實現了城市內涵和顏值「雙提高」。
「現在,城區19座公廁施行專人、標準化、規範化消毒與管護,並定時對路面、人行道、門頭櫥窗及公共座椅、阻隔欄、果皮箱、燈箱等『城市家具』進行清洗『美顏』,城市形象得到大幅提高。」崇信縣執法局副局長張玉龍介紹到。
與此同時,崇信縣倡導全縣幹部職工利用閑余時刻走上街頭,一時刻,紅馬甲成為了城市更新舉動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我們每天利用班前班後時刻參與到網格區域裏打掃衛生、交通勸導等自願服務活動中,感覺到很充實、很自豪,真實成了這個城市的主人。」職工王新勝說。
城市更新舉動需要各行各業的參與,崇信縣對標「五凈六無」標準,將網格化處理、輪崗作業等措施作為工作重點,著力攻堅背街冷巷、衛生死角等薄弱區域。
人行道改造提高、公廁屋頂翻新、22條主次幹道緣石坡道改造修繕、縣城集貿市場出入口硬化、排洪渠水篦子清淤等一系列城市基礎設備全面更新……至現在,完成了環縣城燃氣主管網閉環鋪設工程,城區西南路建成了「垃圾分類處理」演示一條街,日子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建成運營,催促各企事業單位規範管控城區夜景亮化設備,並及時掃除景象亮化燈電路毛病,亮燈率和完好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在公劉園、曹莊大橋、汭鞠廣場、遊客中心等重要節點放置鞍式花盆、青花瓷組合座椅、木藝花箱350多套、栽植鮮花2.2萬余株,街區「花視率」大大提高。阻止違規點燃煙花爆竹並催促整改50多起,處理違規點燃煙花爆竹等各類案件20多起。城區共建有停車場7處,其間已建成5處暫時停車場、2處立體式停車場。施劃機動停車位1330輛,非機動車停車位2830多輛、載設擋車樁157個,引導廣闊市民自覺遵守交通法規,安全文明出行,一座更加調和、美麗、宜居的城市畫卷徐徐打開。
|